|
万圣节狂欢 是娱乐还是愚乐?5469
这几天网上关于万圣节的话题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武汉万圣节预售夜场开始!》《天津方特万圣节终于来了!》《2023广州长隆万圣节来了!》《长沙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夜叫来袭!》《万圣节就来锦江乐园!》。 特别是《上海万圣节冠军竞争太激烈了》一度冲上新浪微博热搜,许多网友评论表示,“遗憾自己没能在上海巨鹿路发疯”“没有赶上年轻人的快乐”“有 一种看了别人发疯加入不了的无力感”。 今年万圣节声势之大,几乎全国各地无甚遗漏。 万圣节是一个西方的节日,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新年庆祝活动,后来被基督教吸收为“诸圣节”的前夜。在这一天,人们会穿上各种奇装异服,戴上面具,去敲门要糖果,或者参加各种派对和游行。 ★ 表面上看,万圣节提供了一个释放工作和生活压力、寻找乐趣、与朋友聚会和结识新朋友的好时机,角色扮演也是年轻人表达自我和探索身份的一种方式,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今新一代年轻人的家族观念越来越淡薄,更加重视的个人感受,而且自媒体时代,炒作传统节日容易被网暴,国外节日更容易炒作获得流量,因此全民狂欢的外国节日更加适合当今的年轻人。加之今年除夕不放假的消息一出,各路妖魔鬼怪都想借万圣节表达不满,万圣节狂欢应运而生。 虽然万圣节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受欢迎,但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规范来说,万圣节的内容与所追求的价值观存在矛盾。近些年来,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之类的西方宗教节日,这些洋节,凭借各种手段花招,把西方普世价值强行植入中国文化,让颓废的、低迷的、淫乱的西方文化,稀释和撕裂着我们的文化内核:红色精神。 万圣节和圣诞节等洋节,作为主要面向未成年孩子的节日,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今年上海万圣节女子疑因cos男性隐私器官被警方带走,引发舆论风波,这种低俗的cos行为,不仅违反了社会道德规范,影响市容,还有可能会给他人带来极大的心理不适,引起他人的不满和反感。 尤其是心智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小朋友看到该女子这身装扮,恐怕会留下心理阴影。显然,这种低迷淫乱的低俗狂欢并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跟我们红色精神的文化内核也是背道而驰。 ★ 这引发了一个问题,究竟是谁在粉饰国外文化主题,借力扼杀中国传统文化? 近年来,美西方国家通过潜移默化地让年轻人接受西方的节日,让他们不自觉地认同西方文化。本次上海万圣节就是典型例子。境外势力通过这种方式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欲望,悄悄地渗透和侵蚀中国传统文化。 这些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担忧,我们开始思考,是否有多方势力借助各种各样由头的狂欢节日来传播低迷淫乱的价值观,肆意毒害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虽然全球化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自己的文化根源。万圣节在中国已成为一种潮流,过度抵制只会引发年轻人更大的反感和对抗。当消极价值观开始流行,更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提高对本土文化的自信,重视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只有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才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才能更好的培育我们的年轻一代,别让娱乐变成了愚乐。 责任编辑.梁大宏:实习编辑.陈耀
文章分类:
媒体曝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