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查看手机网站
新闻详情

革命老区放光辉!掩映在遵义大山深处的红色基因

1282
发表时间:2022-01-08 09:59来源:桐梓

革命遗址放光辉,红色基因代代传!


红色是遵义浓郁的底色,数十年风雨变迁,遵义这座城市不仅记载了先烈们战斗的峥嵘岁月,更在红色基因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那个革命年代,红色浸润着这片土地。时至今日,依旧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在遵义,红色遗址远不止我们耳熟能详的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毛主席旧居、娄山关战斗遗址等……


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两个小镇,它们曾经也被革命光辉所熏染,红色基因的种子也曾在这里播撒。




掩映在大山深处的红

桐梓县水坝塘镇


水坝塘镇是底蕴厚重的文化名镇,在这里有以原生态高腔大山歌为品牌的地方文化,有原地下党在复兴小学任教留下的红色文化,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并存的宗教文化,有男女老少人人爱歌喜舞的风俗文化……各色文化在此水乳交融,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水坝塘文化。



昔日的积淀铸就今朝的繁荣,水坝塘镇的文化通过代代传承结下累累硕果。


在这里诞生了桐梓县第一个地下党组织,高腔大山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省、市、县屡屡获奖,更是在2010年走上了央视的大舞台。



民间文艺队、书画摄影协会办得红红火火,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



/ 红色文化 /


水坝塘镇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地处黔北渝南交接地带。八十年前,中共川东地下党组织曾经在此抗战,蓄存、发展、壮大了党的力量。水坝塘人民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延续至今。




时间回溯到那个特殊的年代,一批共产党员按照中共南方局“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指示到水坝塘镇,广泛接触各界人士,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水坝塘镇“川东地下党支部”联络站旧址


/ 化石·生命之源 /


4.5亿年前的水坝塘镇是一片汪洋大海。


几经地壳运动中,生长于志留纪的棱卷螺、四射珊瑚、腕足类、花瓣海百合、王冠虫、长身贝、三叶虫、条纹石燕、腹足类、平卷螺、蜂巢珊瑚、始石燕、内沟珊瑚、链珊瑚、单体珊、食藻迹、泡沫珊瑚和生长于奥陶纪的隐头虫、栉虫类、缅甸虫、菊石、角石、笔石、喇叭角石、石英矿、海蛇尾以及生长于二叠纪的蕉叶贝、虫管远古生物从生命体变成化石,见证了这块古老热土上的繁衍生息。



如今这一块富饶而又美丽的土地,被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越教授、英国布鲁奈尔大学史蒂芬·柯肖教授等专家学者喻为“化石公园”,赞誉水坝塘是“坐在远古海洋化石上的乡镇”。



/高腔大山歌 /


高腔大山歌是2007年5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原是流传在原狮溪革命老区(现水坝塘镇、狮溪镇、芭蕉乡)一带的原生态山歌。



因长养于广褒的森林和高山深壑,加之地域的封闭性和人文的包容性,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融合了巴蜀文化、夜郎文化与中原文化,故其内涵丰富,彰显出山地文化特色。


/ 美食文化 /



红烧坨坨肉可以说是水坝塘一带的特色美食,几乎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能常见。


类似于人们常吃的红烧肉,但做法和样式上又有些许出入。红烧坨坨肉色泽鲜艳,以红烧的烹饪方式为基础,加上本地的秘制调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令人垂涎三尺。



竹笋烧鸡就比较常见了,但是来到水坝塘,吃着当地的竹笋,味道上还是有差别的,水坝塘的竹笋口味更加清甜,口感更加脆爽。



夜幕降临,水坝塘的夜生活文化越发浓烈。广场上的音乐喷泉、随处可见的宵夜店,不时还会传来几声友人间的大笑,这里的夜生活好不热闹。



时光的推移给这片土地留下太多故事,岁月堆砌出她深厚的底蕴,寒暑更替,上苍赋予了这里丰厚的资源。


悠悠古镇在历史的长河中吐露新芽,厚积薄发,时至今朝,在这个奔腾的年代里,蓄势待发的水坝塘,将以得天独厚的优势开拓崭新的末来,续写辉煌。


地址:遵义市桐梓县水坝塘镇

导航:水坝塘镇



红色基因的种子在此播下


桐梓县狮溪镇




狮溪地处黔之北,渝之南,面积202平方公里。有“红色故里、方竹故地、举人故乡、北部粮仓”之美誉。



地势偏僻,交通闭塞,抗日战争以来中共川东地下组织准备在这个地方开展武装斗争,曾多次派员到此工作。



   / 红色文化 /


1943年狮溪达昌中学成立后,川东地下党组织又派出数名优秀地下党员来到达昌中学,以从事教师职业为掩护进一步将黔北的桐梓、正安、道真、绥阳、凤冈几个县相邻的山区连成一片开展武装斗争,从事革命活动和发展革命力量。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国民党发动内战,为保护国统区内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生命安全,中共南方局发出指示:要求国统区的地下党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


▲狮溪镇“川东地下党支部”联络站旧址


      /方竹笋之乡 /


连绵十万余亩,质佳量大,天下无双,桐梓因之独得“中国方竹笋之乡”称号。



狮溪方竹笋,不同于其他的竹笋,它皮薄而肉多,呈方形,有棱有角,生于秋而不是生于春。主要产于桐梓县狮溪箐坝山、柏芷山的国家级原始生态自然保护区。



竹笋不但细嫩清脆,而且样子也漂亮。细细长长的,洁白光润,没有一点瑕疵。


春雨之后,竹笋骤发,水分充足,纤维特细。



/ 达昌中学 /


达昌中学是中共南方局川东地下党组织进行革命活动和发展革命力量的红色基地之一,培养和发展了一批地下党员和有用人才,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革命火种,早播此地。达昌中学以其先进之理念、革命之情怀,积淀升华出“健行则达,厚德其昌”之达昌精神,激励狮溪人勇猛于实践,宽厚于胸襟,以教以学,以思以行。


/ 古迹依稀 /


狮溪镇曾名"万兴场",这里古迹依稀,昭旧蔚新。




有梁(娄)家祠堂,代家祠堂,张家祠堂,依次落座在大兴村罗家口,狮溪村狮溪口,界牌村张柳台。


各有特色,各呈风骚,现保存较为完整的是梁(娄)家祠堂。有娄、梁二姓的祖坟"壁上挂灯"位于瓦房村黑沙坝。



今日之狮溪,百废俱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欣逢勃兴之天时地利人和,以纳千川汇万流之胸怀,勤耕不辍,追索不止,以万倍之功、千倍之力、树百年之盛事!


地址:遵义市桐梓县水坝塘镇

导航:狮溪镇


责任编辑;陈传翠   :实习编辑;梁乾虹

文章分类: 访谈直击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