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查看手机网站
新闻详情

川东地下党人在水坝塘的艰难岁月

12294
发表时间:2021-08-30 09:33作者:娄必泽来源:桐梓网址:http://文化传播网

   铭记革命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记川东地下党人在水坝塘的艰难岁月


贵州桐梓县第二高级中学: 娄俊峰(原名:娄必泽)

   
    2021年8月9日,由贵州省桐梓县娄山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娄必元同志牵头,组织娄必俭、娄必森、娄必元、娄义伦、娄俊峰一行五人,驾车从桐梓县城前往桐梓县水坝塘镇坪头村,去探寻中共西南局川东地下党组织在贵州省桐梓县水坝塘的那一段艰难的岁月。

    水坝塘镇,位于黔渝交接地带,北距重庆市区140公里,与南川、万盛、綦江、正安等地相邻,区位优越、如今交通便利。2021年7月1日,正习高速公路建成开通,加速了这一地区的发展。这里是一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水坝塘镇高速公路转盘出站口

   我们一行人在娄必俭(娄恒善次子)、娄必行(娄恒元长子)、娄必森(娄恒元次子)三兄弟俩的带领下,来到了李治平、胡晓风和李培根、戴克宇夫妇及谭振武等川东地下党人曾经居住、工作过的地方——娄恒善旧居。
   娄恒善旧居,属其父辈留下祖屋,位于桐梓县水坝塘镇坪头村前进组。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坐西向东,建筑占地面积约 550平方米,由正房和两厢房组成的穿斗式悬山顶木结构的三合院落建筑。正房面阔三间,两厢房对称面阔两间。左厢房即为川东地下党人李治平、胡晓风和李培根、戴克宇夫妇及谭振武曾经居住、工作过的地方。



    李治平、胡晓风、谭振武曾经居住、办公旧址


    左厢房是一栋五柱木结构的三间瓦房,坐北朝南,最西边的一间房前后都开有窗户,通风条件较好,房里安放有两张床:是李治平、胡晓风两人曾经居住、办公的地方,也是后来谭振武曾经居住、办公的地方;也是在这里,谭振武为娄恒元(娄一)履行了入党手续,让娄恒元成为水坝塘地区的第一名共产党员的地方。剩下的空间就是川东地下党人办公及开会的地方。

    居中一间房屋从东西向隔成了两间房,北面的一间即是李培根、戴克宇夫妇曾经居住、办公旧址。房间里安放有一张床,北向开有窗户。李培根、戴克宇夫妇的第一个小孩就出生在这里。夫妻二人为了更有效的掩护自己,给孩子取名娄小兵。南面的一间房没有住人,作为另外两间房的通道,方便行人通行。最东边的一间房是书房,原属娄恒善的小孩和弟弟娄恒元读书的地方,也是供这几个地下党人闲时聊天喝茶的地方。该房屋四周环境清幽,是适合学习和工作的好地方,更是适合几个地下党人秘密办公的安全场所。



   李培根、戴克宇夫妇曾经居住、办公旧址

   娄恒善祖屋,为川东地下党人提供了有利的蔽护场所,方便了地下党人开展“川东地下党”的重大秘密工作,为保护“川东地下党”领导人的人身安全和转移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2月18日,该旧居被遵义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水坝塘川东地下党綦南工委及绥桐工委活动旧址”,该活动旧址是中共川东地下党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深入黔北秘密开展地下党革命活动的重要实物资料,对承载、弘扬抗战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有着重要的、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左起:娄必行(娄恒元长子)、娄必俭(娄恒善次子)、娄必元(娄山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娄必森(娄恒元次子)、娄俊峰在旧址前留影

   要了解川东地下党人在水坝塘的那一段艰难的岁月,就要了解当时国内的历史背景。
   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日战争的起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川东地下党”(从1937年12月重建组织到1949年12月1日重庆解放)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领导下,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地区和川湘、川鄂、川黔、川滇边区,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长达12年艰苦卓绝的地下斗争,为抗战胜利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川东地下党”的最高组织机构是“川东特委”。 川东特委在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南方局专门指派组织部干事郑瑛任秘密联络员,加强同川东特委的联系。1939年1月16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
   1941-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白色恐怖笼罩着山城重庆,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召开了会议。周恩来同志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国民党统治区实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要求把西南地下党组织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更能战斗的党组织。并要求党员一定要做到“勤业、勤学、勤交友”,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1941年9月,中共地下党川东特委巴县中心县委委员李治平来南川,任綦(江)南(川)工委书记。中共巴县中心县委书记肖泽宽根据当时的形势决定:李治平从南川贫儿院转移到綦江大路工程公司隐蔽。綦江大路工程公司是由东北抗日救亡总会来的一部份人兴办的,它直接受南方局领导,按南方局的意图储蓄干部和隐蔽地下党员。经理王语山是受南方局领导的地下党员,其职员也大多是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该公司主要业务是承包綦江铁路局的工程。1942年秋,大路工程公司主管财务、行政的负责人厉仰禹(中共党员)便安排李治平来桐梓水坝塘收购木材。李治平与南方局文化组长冯乃超所派党员胡晓风一道,深入水坝塘街上挂牌收购木材,开辟川黔边区地下党的工作。



    大路工程公司水坝塘办事处遗址


   水坝塘镇地处川黔边区,离桐梓县城二百余里,与四川省的綦江、南川以及贵州省的道真、正安接壤,山高林密,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封建的宗族和宗派势力把持地方统治权,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1942年9月,李治平(化名李培森)、胡晓风第一次来到水坝塘,以做木材生意为业。要想在这里做木材生意,当然首先是要设法站住脚。他们先住在栈房里,后来不久,他们就租用了复兴街上梁福斋家的房子,挂出“大路工程公司水坝塘办事处”(“大路工程公司水坝塘办事处”遗址,位于水坝塘镇复兴社区三好组,建筑早年损毁,今存原石院坝局部,面积约4平方米。)的牌子,楼上办公,楼下住人,他俩就在这里正式办公了。时年十八岁的胡晓风任水坝塘办事处的主任。他们以替修建从綦江到重庆的铁路收购枕木作掩护,利用做木材生意的机会,开辟川黔地区党的工作,同时也想赚点钱积攒点党的活动经费。从此,随着李治平的工作在水坝塘镇,綦南工委的领导工作机构也就由綦江转移到桐梓水坝塘了。





     水坝塘小学鱼鳞堡石阶遗址

     (现水坝塘镇镇政府所在地)

   当地人都认为他们是大商人,有钱,纷纷来谈生意。乡镇机关、工商界,学校的一些头面人物也找上门来。他们热情相迎,广交朋友,在作社会调查的同时,做好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随着他们收购的木材越来越多,他们只好把多数的木料堆放在复兴小学的操场边(现水坝塘政府所在地)。
   由于李治平、胡晓风收购的木材堆放在复兴小学的操场边上,他们来小学的时间也就多了。每天早晨,几乎都可以看见他们二人坐在木堆上看书的情景。时任小学校长的娄恒善,看见此情此景,估计他们是有学问的人,爱才心情,油然而生。于是就与他们互相交谈,慢慢地由生到熟。发现他俩是很有学问的人,更加对他们产生了敬意。水坝塘小学以前办学条件比较差,群众很不满意。而土生土长的娄恒善,总是一心想办好家乡的教育事业,为家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当地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而愿从事老师这一职业的人才更是太少了,因此萌发了他想在外地寻求教师的想法。

   娄恒善虽身为国民党区分部书记,从表面上看,他人比较本分、老实,但他有一颗想办好家乡教育事业的心。虽然家庭不算富裕,拿不出钱来投入到教育中,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实行了他的教育振兴梦计划。他的第一步就托李治平、胡晓风从重庆给学校带课本、作业本、教学用具之类的东西。二人也毫不推辞地答应了,而且如实照办;第二步,就是想聘二人到学校去上课。两人也答应了他的要求。一段时间后,学生和家长都反映他俩教得好,娄恒善也是喜上眉梢,这就更加坚定了他要去聘请老师的想法。一来二往,娄恒善和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好,经常在一起吹牛、聊天。因此他时常把二人请到自己的家中吃饭、住宿。李治平、胡晓风也经常去他家做客,尊称其父母为伯父、伯母,关系很融洽。第三步,就是学校放寒假时,娄恒善提出请他俩在外地帮他找几个能胜任教育工作的老师来学校任教。他俩也同意了,并带娄恒善到四川綦江县东溪镇民善街2号(也是大路工程公司的办事处)住了一个星期,但很遗憾这次没聘上老师。





1985年11月5日,中共川东地下党特委成员回访桐梓时与复兴乡的相关人员合影留念。从左至右:前排:戴克宇、李治平、谭振武;二排:余时亮 、娄恒善、娄恒元、胡晓风;三排:娄必勇、梁隆伦。

   1944年初,李治平回重庆向巴县中心县委书记肖泽宽汇报了娄恒善托他帮助找教师的情况,肖泽宽当即同意利用这个机会把党的一部份同志转移到水坝塘。到了1944年正月初,李培根(化名李明翥)由李治平向娄恒善介绍,转移到桐梓水坝塘小学任教,娄恒善很是高兴,就请李明翥到家住了几天。从言谈中得知,李明翥的夫人也是老师,叫戴北辰(真名戴克宇),也是由李治平介绍,准备来水坝塘教书。娄恒善立即表示欢迎,当即安排邻居娄南臣(水坝塘镇坪头村早期农协会调解委员、亲共产党员)和李培根一起去接戴北辰。二人于1944年农历正月初九日,从娄恒善家里动身到四川万盛场接戴北辰,到正月十四日三人才回到娄恒善家中。李明翥、戴北辰夫妇从此就住在了娄恒善的家里。据娄南臣之子娄必禄老人回忆:他的父亲和李明翥一起,从水坝塘去万盛场来回都住宿在高山寺娄德锐(字玉清)家。而娄德锐当时是綦江、桐梓、南川三乡清乡司令,人称娄司令官,有几十个人和几十条枪,负责维持三地的治安,与羊磴区区长娄德鉴(字相卿)是亲兄弟,贵州军阀侯之担是其亲外侄,跟娄恒善关系较好。所以娄恒善安排几人住在这里,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李明翥、戴北辰夫妇二人住在娄恒善的家里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很融洽,娄恒善的父母也很喜欢李明翥、戴北辰夫妇,因此夫妻二人以伯父、伯母称之。夫妇二人有了这层关系,娄恒善对夫妇二人也很是关照,非常信任他们,夫妇二人终于在水坝塘站稳了脚跟。1944年,娄恒善父母的坟茔修好,娄恒善请李培根撰写了墓志铭,镌刻在娄文阀墓的墓碑上。当时娄恒善是国民党区分部书记、水坝塘小学校长,国民党方面的相关信息,他是知道的。由于他和李培根之间的关系较好,国民党方面有什么政治动向,地下党组织很快就掌握了。

李培根给娄恒善之父文阀公撰写的墓志铭





   娄恒善、娄恒元之父娄文阀公墓

    余友娄君衡善与余交有年矣!其人诚实正直,举止非凡。余甚许之。间尝至其家,拜其双亲大人,以长者礼事之,呼为伯父母云。伯父字树之,伯母梁孺人均有盛德,有子四人俱聪慧 。伯父生于前清光绪十三年丁亥岁六月二日寅时,亡于民国卅三年甲申岁腊月念八日寅时,享年五十八。越次年冬,佳城将竣, 衡善嘱余为铭,余固不善为文。弟以为伯父生平,具有远识,辨是非,重读书,居常治产有方,集散以义。曾親为余曰:“我务农务商,非图富贵,后人读书明理而已!”鸣呼!此是何等胸怀,洵足以敦凡俗而正人心。退而观衡善诸兄弟,均能好学上进,此皆伯父之德善所致,其将来子孙之发展盖未可量矣!


2021830


有李培根撰文的娄文阀墓墓碑

   

遂铭曰:赫赫娄宗,惟公德厚,有子贤而孝。佳成,安且固。

       渝市 李明著谨识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八月上旬吉立

   注:娄衡善,又名娄恒善,其父娄文阀,字树之。
   1944年,由于大路工程公司一个职员携带承包工程的一笔巨款逃跑,大路工程公司向綦江铁路局承包的工程完不成任务,经理王语山被抓,一些商人骗了大路工程公司的钱又不交木材,李治平、胡晓风在水坝塘的生意做不下去了,“大路工程公司水坝塘办事处”随即撤销。
   李治平由于工作的需要,一时又不能离开水坝塘,于是和胡晓风一起,也到水坝塘小学当了临时代课教师。他们两人也随即住进了娄恒善的家里。李治平、胡晓风和李培根、戴北辰夫妇一起在水坝塘小学教书,水坝塘小学则成了地下党的活动中心。通过组织上安排,1944年春,冯自卿(真名叫冯卓文)、张国权(真名叫张蔚)两位老师先后来到水坝塘教书。这样,一批外地来的老师到学校任教,没有好久就把学校办得很好,入学的学生由几十个人发展到一、二百人,教学成绩也直线上升。
由于师生共同努力,学校越办越好。1944年秋季羊磴区各小学集中到区里比赛,水坝塘小学是由校长娄恒善和胡晓风领队。比赛结束后,水坝塘小学无论是书法还是体育、唱歌样样取得了第一。经过这次比赛,娄恒善更是满意,为他争了面子,他对这批年轻人更加信任。通过这次全区比赛,学生家长对这几位外地老师也更加尊重了。

   娄恒善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他虽是国民党员,是水坝塘小学的校长,也是国民党羊磴区区分部书记,在省训团受过训,但他不过问政治,一心只想办好教育,事业心很强,并且很有正义感。只要是对教育有益的事,他都大力支持。他见这几位老师教书很认真,水平又高,作风又正派,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又见李培根能写会算,就让他负责全校的教务工作,同时将学校的行政事务及公文往来工作也放心的让他去干。这样,李培根在处理行政事务及公文往来工作中,了解到许多国民党的重要消息,这对地下党组织能够进一步开展工作,很有实际意义。





1985年11月6日,戴克宇在原复兴小学石阶(前排左四)、李治平夫人(前排左三)与当年的女学生及县、区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在学校,当时国民党政府有个规定:要在教室挂蒋介石、林森和孙中山的画像,每天早晚升降旗时要唱国民党的国歌。地下党组织的同志则以纪念国父为由,在教室只挂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升降国旗时让学生们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为培养学生爱劳动、爱人民、爱学校的感情,李培根以林鹰、胡晓风以薛蜂的笔名谱写了《娄山盐夫行》歌曲和水坝塘小学校歌。这些歌曲,曾在复兴乡广为传唱。




1985年11月6日,中共地下党川东特委成员回访在鱼鳞堡水坝塘小学与娄恒善兄弟及亲属在校石梯前合影留念。从左至右:前排:李治平夫人、李治平、李培根、戴克宇;二排:娄宇 、娄必俭(娄恒善之子)、娄必森(娄恒元之子)、娄恒善、娄恒元、娄恒贵、娄建琼、胡晓风、谭振武

   在教学中,他们齐心协力,认真负责,用新的教学思想教育学生。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进步思想,订有《新华日报》,用报纸上的一些文章去教育学生,启发学生的思想;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买来图书,办起了“儿童流动图书馆”。课堂上,他们也不完全按课本照本宣科,而是经常用《新华日报》和进步书刊上的一些文章去教育学生;并组织学生编写《烽火》《起来》《呐喊》等刊物,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启发学生思想觉悟。教学上,他们开办“实习班”、“训练班”,使学习差的学生都能赶上去。通过他们的教育,学生进步很快,家长也非常满意。李培根不仅书教得好,而且口才也好,他经常给学生讲全国的抗日形势,讲近代史,传授唯物史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在课余或假期,李培根等老师也常到老百姓家去访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向他们传播进步思想。戴克宇和姑娘、妇女们相处得情同姐妹。大家请她画门帘、帐帘、教刺绣,她总是有求必应。密切了与妇女群众的联系,她还向姑娘、妇女们宣传妇女要求解放的道理。
    山区的学生勤劳朴实,他们和学生的关系处得很好。娄必允、娄必勇、娄必建、娄义福、娄必先、梁隆伦、梁昌惠等家庭很穷,李培根、戴克宇夫妻俩不仅在学习上辅导他们,生活上也关心他们。把平时省吃俭用的钱用来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娄必允上中学时无钱,他们还帮助给他缴学费,因而他们深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因这里是山区,学生入学年龄比较大,但接受能力较强。经过他们几年的培养教育,为发展党的后备组织作好了准备。在这些学生中,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者:如娄必允、娄必智、娄必建、娄义福、娄必先、娄义高、梁隆伦、梁昌惠等人。

   正是由于这些变化,引起了国民党地方当局的注意。国民党羊磴区办事处主任田兴文是个特务,他怀疑从外地来水坝塘教书的几位老师是共产党员。一天,国民党羊磴区党务办事处主任田兴文、区长何绍尧等人通知娄恒善立即到区里去开会,见面后他们用异常严肃的口吻对娄恒善说:“你那几个老师有问题,是异党分子,你当校长的有责任”。当时娄恒善是国民党区分部书记,加上和娄司令官娄向清之间的关系,在地方上也有一部分势力,根本就不怕二人的威胁,于是用强硬的口气回答:“这几个老师是我请来的,情况我清楚,我敢担保!”接当时规定,凡是学校的校长、老师和乡公所的人都要是国民党员。水坝塘那个地方当时很闭塞,一般乡、镇、保、甲长都是国民党员。在这种情况下,田兴文也不敢和娄恒善把关系闹僵,只好要求娄恒善回去给几个地下党同志办理加入国民党的手续。






1985年1月18日,原川东特委地下党员、曾在狮溪口私立达昌中学任过教师的胡晓风旅游来桐梓,与县委、人大常委会、政协相关领导、原达昌中学学生及首任校长令狐荣生、次任校长李光勋之子,娄必允之弟在县委办公大楼前合影留念。(从左至右)
前排:组织部副长吴玉宣、政协主席万志学、人大常委会主任高海桥、令狐荣生、胡晓风、县委副书记步智信、县委副书记吴正乾、县政协常委娄恒善;
二排:县医院王化、县粮食局娄桢林、县银行习国民、梁正财、娄必允之弟娄必凡、县农机厂党委书记娄必再、县供销社娄文炯;
三排:党史办刘明凤、粮食局娄必先、二小教师娄义爱、县人行行长娄必勇、李光勋之子李明方、党史办主任铙天锦。

   有一天,娄恒善拿来些国民党员登记表,与他们商量这个事情,要老师们都加入。根据南方局指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参加国民党,如要担任国民党的职务,要请示上级同意才行。李治平、李培根等根据当时党中央在“皖南事变”后,为应付敌特破坏和适应工作环境,曾发出“关于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指示,并得到肖泽宽的同意。最后,娄恒善不管他们是不是国民党员,全都把他们的名字填在了国民党员登记表上。从表面看,一个学校的老师全是国民党员。他这样做,就更好的掩护了几个地下党同志,保护了他们的人身安全。
    没过多久,这几位地下党人在一起商议此事,认为再这样下去,怕情况有些不妙,李培根提出要娄恒善想个办法。当时娄恒善有个老师叫李光勋,在狮溪达昌中学当校长,于是他就把胡晓风介绍到那里去教书。1945年初,胡晓风离开水坝塘小学后,李光勋便聘请他去狮溪达昌中学任教。半年后,胡晓风因受特务张祯寅的迫害,只好离开达昌中学。胡晓风离开达昌中学后,到娄恒善家住了四天,就去了四川。大约过了一个多月,胡晓风从正安方向来到水坝塘,在水坝塘小学住了几天,走时叮嘱娄恒善说:以后一段时间内不再来水坝塘了,今后如有人来找娄恒善,就用张子军的名字,张子军就是胡晓风,要记住。
   1946年上半年,李光勋调到桐梓中学任训导主任,后来当教育科长。1946年下半年,李光勋写信聘请李培根到桐梓中学去任教。那时娄恒善的另一位老师令狐荣生在桐梓中学任校长,于是,娄恒善又介绍戴克宇到桐梓中学任教。1947年春,戴克宇也去了桐梓中学教书。随后李光勋向校长令狐荣生推荐了李培根任校训主任。

   1946年暑假中的一天,冯自卿受到特务的盘查,进而想到了其处境的艰难。1947年春,冯自卿因生病到了桐梓,一是治病,二是向李培根汇报工作。李培根当即叫冯自卿转移,让他回家治病,并叮嘱冯自卿一定要把李培根放在水坝塘的书籍文件烧掉。这样冯自卿便到娄必允家把藏书的箱子拿回学校,趁夜晚将《大众哲学》《新民主主义论》以及党内整风文件等全部烧掉,第二天便离开了水坝塘回到了四川邻水。回家后没有多久,就和党组织失掉了联系。















1985年11月6日,中共桐梓县委、县人民政府特邀川东特委地下党员前来桐梓参加党史资料征集座谈会后,在县委办公大楼前与县相关人员合影留念。

前排从左起依次为:娄恒元 谭振武 胡晓风 李治平 戴克宇 余时亮 娄恒善 张思久

   时过不久,张国权也辞教回到重庆,到沙坪坝一间“印刷工厂”做员工,维持生计。以后在四川射洪县和重庆化龙桥红岩小学教书。1948年在印度尼西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4年11月,日军占领桂林、柳州、南宁,直逼贵州独山。由于蒋介石政府的观战避战政策,大片国土陷于日寇铁蹄之下,大后方一片混乱。
   1945年春,南方局为了更有利地在川黔地区开展党的组织工作,在李培根到南方局汇报工作之时,钱英、于江震指示成立绥(阳)桐(梓)工委(辖桐梓、正安、道真、绥阳等县),隶属巴县中心县委领导,由李培根任书记,温凯廷任副书记,李培根负责桐梓、正安、道真三县的工作,温凯廷负责绥阳县的工作。
   同期,根据工作需要,李治平离开桐梓,去南川一个小学教书,綦南工委的领导机构又从水坝塘转移到南川。
   1947年下半年,由于形势发生变化,组织上调李培根到川南工作,10月李培根离开桐梓回到了四川,不久,戴克宇也回到了四川。同时,组织上另派了余南光(又名余时亮)到桐梓,不久余南光也离开了桐梓回到了四川。
   1948年川东地下党组织发生了因《挺进报》被敌人破坏和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的事件,造成川东地下党的重大损失。地下党的各级负责人也都积极地清理自己所属组织,寻找上级组织。12月,邓照明到香港与上海局负责西南工作的钱瑛同志取得联系,并根据指示于1949年初成立了川东临委,川东地下党再一次建立了完整的组织系统。川东临委成立后,将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做好保护城市,迎接解放的工作。
   组织上考虑到桐梓水坝塘还有些群众基础,1949年2月,胡晓风由南川合溪小学校长谭振武(化名谭家才,共产党员)陪同,第二次来到水坝塘。谭振武会画像,他们扮做走村串乡师傅,是专门给人画像的,胡晓风给他当助手。二人由绥阳到了水坝塘,在小学住了两天后,转住到娄恒善家中。胡晓风这次来到水坝塘,主要工作一是加强党组织的领导,认真发动群众,做好地方武装的策反工作;二是打算进行组织发展工作,准备开展武装斗争。他叫梁隆仁去桐梓县中学通知梁隆伦、娄必允、娄必勇、娄必建、娄必先等一批先进学生回水坝塘,准备把其中思想比较进步的学生发展入党。胡晓风没有等到这些学生回水坝塘,因有事急于赶回南川,只好离开了水坝塘。
   胡晓风临走时,把谭振武留下,让娄恒善安排其在水坝塘小学教书,并将娄恒善之弟娄恒元的情况向谭振武作了介绍。谭振武通过与娄恒元一段时间的接触,通过考察,认为娄恒元思想觉悟较高,可以发展成为共产党员。1949年5月,谭振武叫娄恒元写自传,最后在娄恒善家中谭振武的住处,给娄恒元履行了入党手续,娄恒元光荣地成为中共川东地下党綦南工委在水坝塘地区发展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娄恒元入党后,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在水坝塘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一个多月后,水坝塘的反动组织者开始怀疑谭振武。说他给人画像是假,而是在画地形图,组织上便通知谭振武撤回南川。1949年7月的一天深夜,谭振武在娄恒元的掩护下,娄恒善派娄义高把谭振武从芭蕉方向送往四川,回到合溪。谭振武走时,与娄恒善、娄恒元兄弟俩约定:今后的联络暗号以“张子军”的化名出现。

   1949年8月,中共南川县委负责人吴秋帆派叶竟澄(化名赵晓风)设法打入敌328师做策反工作,叶竟澄到水坝塘用暗号“张子军”的名字与娄恒善、娄恒元取得了联系,要娄恒善设法以王国才的名字把他介绍到国民党军队328师娄恒庸部工作。





      抗战时期的狮溪达昌中学

   娄恒镛,水坝塘人,与娄恒善私交甚好。1930年在山西国民党军队里当过团长,曾与红军打仗被俘虏,接受过红军的教育,后离队回乡。1948年4月,陈铁将军重招旧部,又出任国民党328师第三团中校团长。其与胡晓风等有过接触,胡晓风来后得知他在国民党328师第三团任团长,便让梁隆仁去策反他。娄恒镛审时度势,多次向陈德明将军进言,不要与解放军为敌。后来,解放军进入贵州,娄恒镛率部于1949年10月在贵州黔西起义,全体官兵加入人民解放军。部队起义时改编为275师,娄恒镛任824团中校副团长。
   叶竟澄在娄恒善家住了半个月后,娄恒善和二弟娄恒元给叶竟澄写了一封介绍信,在信中把赵晓风改名王国才,并告诉娄恒庸,王国才是一个很可靠的人,他现在投笔从戎,很有能力,一定请在部队给他安排一个差事。后来,叶竟澄到娄恒镛所在的三二八师李和清部任文书。叶竟澄走时告诉娄恒元,以后组织上会派一个叫“小林”的人来与他联系。叶在三二八师一直工作到该师起义投诚,才返回南川。
1949年9月,胡晓风调任涪陵中心县委书记,谭向阳受涪陵中心县委指派到狮溪镇加强党的工作,观察形势变化,拟将南涪武工队撤到这里立足。谭向阳(化名张问耕)求助于同学王登朝(化名王化)来到狮溪达昌中学,经王化的疏通,得到达昌中学校长、国民党区党部书记张祯寅的同意,得以留在达中。谭、王在达中以教书为社会职业作掩护,积极进行党的地下活动,很快团结了王力、梁大定、王先福、叶自林、胡全隆等迸步师生,为迎接狮溪解放,做了一些工作。
   1949年10月,吴秋帆又派南川合溪特区书记胡正兴(化名胡惠森)来狮溪找谭向阳,向其传达《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共同纲领》及当前党的工作任务,谭向阳向胡惠森汇报了狮溪敌、社情况和他们的工作。胡正兴走后,谭向阳即与娄恒元取得了联系,并向娄恒元交代了任务,要他在水坝塘成立“青年解放联盟”,巩固已掌握的武装,密切注视地方统治者的一切动向。

   在上级党的领导下,谭向阳、王化、娄恒元等同志积极努力工作。在临近解放和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狮溪镇和水坝塘地区,都有党的组织活动,并掌握和争取了部分地方武装,这为后来我人民政府对这两地的接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49年11月23日、24日,桐梓、南川相继解放。


   

   川东部分地下党人和綦南工委及绥桐工委组织在水坝塘的那段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铭记娄恒善、娄恒元兄弟俩及居住在水坝塘地区的居民,在那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对川东部分地下党人人身安全的蔽护,对地下党人工作的积极支持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我们要乘着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春风,踏着革命前辈们走过的足迹,为水坝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资料:
1、党史大事—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资料;
2、桐梓县水坝塘镇“两追教育”资料;
3、《娄山北麓的潮声——桐梓地下党的斗争》;
4、娄恒善、娄恒元的回忆资料;
5、根据娄必俭(娄恒善次子)、娄必行(娄恒元长子)、娄必森(娄恒元次子)、娄必禄(娄南臣之子)等老人的回忆整理。


实习编辑 :陈耀

文章分类: 谈古论今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