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查看手机网站
新闻详情

贵州桐梓:一心为民的“玫瑰花团队”

978
发表时间:2021-08-20 10:48作者:黄小林来源:法制日报·法治周末手机版网址:http://文化传播网

微信图片_20210820110213.jpg


"非常感谢公安窗口民警对我这个残疾人的热情帮助......"近日,聋哑人刘学文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营商环境建设局的意见簿上写下的对公安的衷心感谢之言。


据了解,6月29日上午,一名中年男子来到政务大厅公安窗口,双手不停地在导办台前对着民警比划,时而指着自己,时而指墙上的公示内容,前台导办人员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名聋哑人想办理公安业务,由于民警不会使用聋哑人手语,便通过“笔谈”的方式与对方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到该聋哑人名叫刘学文,家住海校街道东山村,当天是来为其母亲注销户口和自己补办居民身份证。


为让睿哑人刘学文享受无障碍方便快捷服务,公安政务窗口立即开启特殊群众“绿色通道”专人全程陪同,耐心帮助填写表格,热心指导照相采集,专窗专办,特事快办,5分钟不到就为刘学文办结了两项务,并告知对方,身份证将安排专人免费邮寄送到家中。


这是桐梓县公安局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每一位群众,让群众在办理每一笔业务中享受到桐梓公安政务服务的亲民爱民惠民温度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桐梓县政务中心公安窗口成立干2018年12月,现有民警、辅警35人,均为大专以上文化,平均年龄32岁。该窗口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全省巾帼文明岗”“全县三八红旗窗口”等称号被群众称为一心为民的“玫瑰花团队”。


一个支部统领5大警种


桐梓县政务中心公安窗口包括治安、出入境、交警、网监、禁毒以及城南、城北两个派出所,一夜之间,5个警种7个部门的人员集中在一个大厅办公。表面上看,人多,热闹,场面大,实际上跟不上改革的节奏,思想观念和办事办公还停留在老框框、老规矩里面,各有各的业务范围,各有各的主管部门。各警种的民警辅警素质参差不齐,甚至对“放管服”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桐梓县政务中心公安窗口班子认识到,“放管服”工作是中央、省、市,县的重大决策,作为娄山关下的公安窗口,必须发扬“娄山关精神”,打出“新长征”路上的“第一个大捷”。


该窗口班子把存在的问题一一梳理出来,向县公安局党委作了汇报,得到局党委的大力支持,2016年专门成立了桐梓县公安局第十八支部。局长亲自到“窗口支部”作动员讲话:“窗口支部就是公安局服务群众的眼睛,这双眼睛必须明亮而又坚定,认清方向,勇敢前进。"


县局党委是“窗口支部”的坚强堡垒,“窗口支部”是服务群众的前方导航。就这样,“窗口支部”从党建抓起,用党的宗旨意识来强化日常教育,从各个警种部门中挑选优秀党员作为先锋模范,用党的纲领统一思想,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民主生活会、交心谈心会,打破警种壁垒,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一根弦上来。通过党务引领警务,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亲合力不断增强,从"乱”到“治”,快速地形成了公安窗口的标兵意识。支部成立两年来,连续两次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成为全局先进党组织。因为支部强大的感召力,先后有4名辅警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一套制度盘活35名警力


桐梓县政务中心公安窗口以党支部为统领,反复调研修改二级考核机制,实行严管与厚爱并重。该窗口班子抓考核奖惩上敢于动真碰硬。在整顿之初,还果断开除了两名辅警,起到了净化队伍的警示作用,厚爱方面,首先解决不同警种的辅警人员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向局党委多次汇报,与交警等部门反复协商提升了窗口辅警待遇,实现同工同酬,夯实了干事业的根基。


二级考核机制的成功运转,支部老纪律委员蔡军是主心骨,他不仅敢讲真话,而且老当益壮,身残志坚,在拄着拐杖上班的情况下,仍然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就这样,公安窗口从“五湖四海”的零乱、心不齐,到现在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分散的力量捏成了一个拳头,全窗口35名民警、辅警统一到"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上来,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涌现了一大批服务之星,如热情机动的“前台大妈”梁甜甜;十多年默默无闻的平凡辅警周莉;礼仪礼节、微笑服务的王晓曼;窗口“笔杆子”张爱华等等,一个个窗口标兵,一个个红旗窗口,一个个服务能手的涌现,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充满生机的窗口单位。


一窗通办融合85项业务


为了真正实现“一窗通办、一警多能”的目标,窗口班子面对5个警种7个部门的现状,决定实行集中培训学习、警种交叉学习、老带新学习、AB岗学习、问答式学习、竞赛式学习等方式,狠抓学习培训,不管是50多岁的老民警,还是20多岁的年轻人,通过强化突击训练,5个警种的85项业务,全部实现了"一窗通办,一警多能”,群众只需一键取号,就可以办理所有的业务。


桐梓县政务中心公安窗口是个具有开放胸怀的窗口,自己探索总结的成功经验,不仅与政务中心的其他窗口人员分享,还与前来通观考察学习的兄弟单位毫无保留地传授,在更大层面实现“放管服”,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在“一窗通办、一警多能”的基础上,该窗口实现了常规业务“全县通办”,2019年1月启动县级公安窗口可办理全县25个乡镇户籍业务,居住在县城的群众不再往返户籍地派出所;2019年10月将交警35项业务延伸到25个乡镇政务中心公安窗口,实现身份证、交通违法处理等45项业务实现全县通办;实现临时身份证全省通办,打破以往临时身份证必须回原户籍所在地办理的局面;打通异地办理户籍V/务的网络技术瓶颈,设立跨省联办专窗。如在浙江玉环打工的桐梓村民徐火方,孩子出生后三个月没有上户口,2020年7月,经该窗口与浙江玉环窗口连线,很快就给徐火方的孩子办理了入户手续,全程只用了几分钟。这是全国第1起跨省联办的公安户籍业务,引起了国务院的调研重视。


一心为民节约成本600万


桐梓县是一个南北狭长的“长腿形”地形,最北端的乡镇离县城达200公里左右,群众进城办事,来回一趟至少两天时间,花费两三百元。该窗口经过认真调研,决定将摩托车、电动车新车入户等手续延伸到新站、松坎水坝塘花秋4个中心街镇街中办理,打造了贵州省第1个乡镇车管所,惠及周边16个乡镇34万群众。


该窗口还实现了“同城一体化”办公,窗口结合当前政务大厅办事群众多、等候时间长、人员拥挤的问题,将户籍、交管45项业务延伸到县城海校街道党务政务中心,实现娄山、海校、楚米、燎原同城一体化服务,打造桐梓公安政务服务“10分钟办事圈”。


除了上述服务,该窗口还实行延时、错时、预约等便民措施,推出中午不休息和7天工作制,公开首席代表电话,24小时开通预约紧急服务,为残疾人、精神病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通上门服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随着网络科技的深度运用,该窗口通过贵州多彩宝APP、贵州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APP、交管12123、移民小程序等在网上预约、申请办理户籍、出入境、交管等91项公安业务,网班率占比83%,实现网上办“零跑腿”的目标。


据统计,自2018年开办一窗办、全县办、跨省办、延伸办等便民措施以来,为群众办理业务约76万笔,节约往返成本约600万元。


责任编辑:陈传翠       实习编辑:陈耀

文章分类: 地方新闻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