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查看手机网站
新闻详情

贵州作家·助推脱贫攻坚作品展播《相约到马鬃寻找红苗的根》

9252
发表时间:2018-10-17 09:50作者:高级记者 张维来源:贵州作家;微刊网址:http://中国文化传播网


贵州作家·微刊||贵州文学巡礼·遵义政协委员作家助推脱贫攻坚作品展播之《相约到马鬃寻找红苗的根》


  贵州作家 高级记者 张维   调研员 武春


相约到马鬃寻找红苗的根

张 维


走进了阳光迎来了春

每天在电视、网络上看到马鬃那儿谈得最多的就是打造苗族风情园、竹园、茶园,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其中一个核心的载体就是打造红苗客栈。

说实在的,我当时有些持怀疑态度,这地方,到底有多少苗族文化,有多少人对苗族文化感兴趣。特别是想到很多年轻人对自己的服饰,饮食等等风俗习惯都不感兴趣,都想外出打工,穿汉服,说汉语,对自己本民族的东西没有自信的时候,我始终带着一种不置可否的态度,更不抱任何信心和希望。认为那些领导,那些开发商等等,怎么有眼不识泰山,看中这个地方,看重这样一种开发方式,能成功吗?估计都是在应付形势。因为马鬃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压力大。而作为开商,组织也有压力,要他们百企帮百村,也是处于讲政治,或者是于给领导面子应付应付罢了。

尤其是想到与黔东南、云南等等地方的少数民族比起来,与当下趋之若鹜,旅游发展红红火火的西江苗寨比起来,马鬃算得了什么,有什么优势呢?无论从数量,还是原生态保留的东西都无与伦比,有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出乎预料的是,仅两年多时间,马鬃真是来了一个华丽转身,特别是龙台村那一栋栋独具特色的木屋宛如蘑菇一般一夜之间在泥土里长出来的一样,很是吸引眼球,让人啧啧惊叹。那一片一片的大规模黄金芽茶园,如画一般描绘在大地上,令人陶醉。一时间,电视台、报刊杂志、网络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公众号、朋友圈、美篇铺天盖地而来。那一座座别具民族风情,外观酷似茅草房的楼房,四处悬吊着一串串红灯笼艳丽的红苗服饰,很是招人眼目。很多人看了自觉的在转发分享,影响越来越大,知名度越来高。于是吸引了不少摄影家前往采风创作,并组织了苗族模特儿拍摄,特别是试营业的苗族特色餐饮,和佐以席间的敬酒歌(有的叫敬楼梯酒、有的叫敬瀑布酒、有的叫高山流水),芦笙舞,更是让人馋涎欲滴,心驰神往。

说起森航集团在马鬃的帮扶故事,还真是值得大书特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森航集团在脱贫攻坚具体实施过程中,把习总书记的指示作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行动指南,于20151220日全县社会力量脱贫攻坚推进大会召开之后,随即组织集团中高层干部学习脱贫攻坚的相关文件,集中探讨如何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寻找参与脱贫攻坚行动的突破口,最后决定,主动向政府提出选择环境较为恶劣,发展较为落后的马鬃苗族乡作为森航集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首个战场,并以“康养示范基地、生态旅游胜地、红苗文化腹地、古茶体验园地”来定位马鬃苗族乡的攻坚方向,以马鬃苗族乡龙台村为主打造红苗文化旅游景区,以中岭村为主,中岗、龙台、梅子、桃子等四个村为辅打造茶竹旅一体产业扶贫基地。

截至目前,森航集团在马鬃苗族乡流转土地1万多亩,整治土地7000多亩,栽茶苗5800多亩,其中新建茶园的茶苗主要种植黄金芽、安吉白茶(白叶一号)、龙井、紫鹃、名山131、巴渝特早等优质品种。茶园结合马鬃红苗文化实施建设了2920平方米的祭祀广场,主要用于当地红苗同胞举行传统的文化庆典、祭祀活动;结合中国茶文化实施建设了706平方米的秀才饮露中状元广场,750平方米的茶趣广场,2952平米的茶圣广场,365阶人生阶梯及木栈道,以及即将规划实施5600平方米的茶道馆、七彩山谷、苗岭十二峰等配套旅游设施。与此同时,还在容光镇同步启动了茶旅项目,流转土地2000亩,整治土地2000亩,栽茶苗1800亩,主要种植黄金芽、大叶种等优质品种;项目配套的游客接待中心,目前已进入外立面装修阶段;古茶树山庄正在规划实施。

实现同步小康,要与老百姓建立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森航集团在马鬃苗族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坚信企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提升,与百姓的富裕是相辅相成的,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贫困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内生动力。在项目建设期间,项目每吸纳当地百姓约200人务工,按照平均每人每天150元计算,年平均输出劳务工资600万元;为了维护和确保当地百姓长期在项目上务工,森航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鼓励百姓加入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方式规范管理,建立长效的就业机制、利益机制,让当地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现已与187户贫困户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茶园茶苗管理维护期间,茶园每平均吸纳当地老百姓约300人务工,按照平均每人每天80元计算,年平均输出劳务工资432万元。其次,在红苗风情度假景区建设投入运营后,带动了马鬃乡42余户经营乡村旅馆,装修床位共计356张,旅游高峰期接待旅客13000人次,当地百姓从事旅游服务业年平均每户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其三,在红苗风情度假景区建设正式运营后,提供近60个岗位对外招聘,主要以苗族同胞为主,年平均工资输出200多万元。

森航集团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本土企业。在学校、文化,体育等等方面,默默赞助了不少资金。尽管自身有时也面临资金困扰,但只听说用得着他的地方,他总是慷慨解囊,可谓有求必应。  

企业老总何银生在接待我们访时说了一句心里话,他说,企业最初也不很看重这个地方,既有出于上级要求的讲政治也有出于一个企业家的责任,计划投资几百万元,象征性帮扶一下,就当做公益事业扶持一把。谁知开弓没有回头箭当真正做下去的时候,不断的在听取各个阶层的意见,吸收方方面面的信息,在过滤处理信息中,分析这儿的资源,展望美好的前景。认为这儿的确有开发价值于是痛下决心,从开始的计划投资500万提高到5000,一直到现在的两个多亿

令人惊叹和出乎预料的是,从2015520日开工建设到88日开张营业的红苗客栈,居然只用了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开业之前,每天前去游玩赏景、避暑、感受红苗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品尝苗族餐饮,欣赏红苗歌舞的人爆满,停车都成问题。

据介绍,森航集团打造红苗客栈,就是鼓励扶持村民改造房屋,在改造自身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拉动村民自发投资,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最终实现脱贫攻坚这样一个主题。

森航集团董事长何文德在一次与县政协举行的脱贫攻坚座谈会发言时说:响应脱贫号召是民营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扶贫事业是一项光彩事业,我们要有“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光彩精神”,唯此方能体现民营企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民营企的参与,靠的是一颗责任心,他们靠企业的干劲和担当精神,用心用情用力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我们在红苗风情园游走时,边看边听企业老总介绍,他们目前在打造茶竹旅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红苗景区,集烧烤园、茶园、滑草场,目的是让高端的,经济型的,老人,青年人,孩子不同收入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情趣爱好的人都能在这儿找到需要的消费。既然有这种考虑细致入微的理念融入项目开发中,我想,一定能的得到广大游客的接受和欢迎,生意能不火爆吗?

森航集团董事长何文德从事房地产和建筑行业十余年,始终坚持践行“德在人先·利居人后”的企业发展宗旨,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指引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下,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中抓住了企业跨域转型的机遇,积极开展扶贫事业,把“真扶贫、扶真贫”作为森航的大事来做,用心用情用力开展脱贫攻坚的巩固工作,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铺好路,做好参谋,努力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做出了成绩,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201710月,贵州森航集团被评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2018年,董事长何文德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20186月,森航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20182月,森航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182月,森航荣获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何文德个人获得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相约去诉说思念的情

你看这儿名叫龙台,它就要打造龙台的形象,还要深挖龙的典故,传说,要把龙文化做深做透做出立体感,让游客来之后眼有所看,耳有听闻,手有可感。并从故事中传递正能量。

你看这儿的红苗服饰刺绣、蜡染等等非物质文化展览,就是那么的饱眼福;你看那些门头、客房都有苗语和汉语。这就是后代对根的情结,是在开发中保护传承,在传承中开发保护。彼此各有所获,相得益彰。

我们平时都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说在嘴上。现在人无红苗我有红苗了,而且服饰制作工艺是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说明凤毛麟角,濒临绝迹,值得保护。值得保护就肯定有开发利用价值,一旦把旅游与文化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旅游开发了,文化也保护了,相得益彰,何乐不为呢?马鬃红苗客栈的打造,就是更多的人来认识红苗文化,感受红苗文化的魅力。

马鬃红苗客栈是贵州森航集团出资开发的“红苗风情旅游产业扶贫示范项目”,一期完成投资4000万元,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红苗客栈、800平方米的苗家风情楼、2000平方米的红苗文化广场、6栋单栋精品民宿屋,苗族始祖蚩尤像、欢乐苗寨背景墙、牛头、铜鼓等苗族文化元素一应俱全。红苗客栈装修以复古、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来打造,仅仅耗时三个月的时间就全部修建完毕,干部和企业员工用心血和汗水在大苗岭之打赢了一场脱贫攻坚战,探索了一条产业富民、文化富民、旅游富民的发展道路。

相约去寻找红苗的根

201588由贵州森航集团主办的苗族祖先(蚩尤)像揭幕及相关祭祀活动在马鬃红苗客栈隆重举行。按照苗族民俗为高逾4.58米的蚩尤始祖塑像举行了神秘古朴的揭幕仪式。整个仪式非常隆重,具有浓郁的苗族民族风俗。省内外蚩尤文化专家学者、上千名来自各地苗族同胞代表、嘉宾及群众参加了仪式。

此次祭祀活动,把苗族始祖蚩尤的传说和当地乡土风情结合起来,将濒临失传的古老祭祀文化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在观赏红苗民俗的同时,感受浓郁的红苗文化。

此次活动挖掘出红苗文化、苗乡古寨、芦笙歌舞、刺绣蜡染、乡村旅游、千年古树茶等资源优势,注重整合发展文化产业、农业产业、特色旅游产业,助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脱贫攻坚,是贯彻落实市委“大扶贫”战略和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关于民营企业“千企联村”精准扶贫行动的生动实践,是落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关于遵义非公经济“百企联村·千企帮户”助推脱贫攻坚行动的典型示范。

忍不住热泪激荡我心

芦笙乐曲,长的悠扬,短的激昂。到马鬃,总想领略他们的踩山坪,看芦笙伴奏节奏感很强的苗族舞蹈,以及那咿咿呀呀的情歌对唱,敬酒歌,咂酒,又名杆杆酒,拦路酒。边唱边跳,载歌载舞。那是一种没有伴奏,没有音响的演唱那歌声高亢嘹亮。

还未开业之前,很多人已经经不住诱惑,一次又一次的往马鬃跑,他们不停的拍照,发微信,美篇。一些未能亲自去的人从宣传中知道旧历七月七日中国情人节这天,马鬃有苗族先祖(蚩尤)祭祀、龙井传说记忆、红苗非物鉴赏、苗家美食品尝、红苗客栈追梦、高原滑雪滑草、苗家竹林露营为一体,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一应俱全的活动时,大家提前开始兴奋,激动,邀约,并不自觉的在转发喜讯,以此为乐、为家乡有这样一个独特的旅游景点而自豪。

正式活动这两天,森航集团居然来了个普惠政策,每天开着6大巴车,全天不间断在县城与马鬃之间来回免费接送县城自愿到红苗客栈游玩的群众,并从县城请了一条龙到餐饮服务到龙台烹饪饭菜,免费提供游客享用。据统计,免费享受这一物质精神文化盛宴的,起码有3人。这是何等的气魄,这是何等的气度。这在桐梓,在我记事以来,至少是五十年来没有的。

活动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马鬃乡的苗族姑娘和小伙子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为游客们带来了板凳舞、上刀山、竹竿舞等精彩的苗族歌舞和绝技,获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声。

一场由苗族民间艺术家及苗族文化传承人担任评委的首届芦笙歌舞比赛和苗家刺绣比赛也在红苗客栈文化广场开赛,欢快优美的芦笙歌舞、绣娘们独特的苗族刺绣和挑花手法,让游客们大开眼界,赞不绝口。

晚上,热情好客的苗家人点起熊熊的篝火,与游客手拉手跳起欢快的苗族舞蹈,大家在意犹未尽中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红苗文化很快被文人墨客接纳或者来看稀奇,从而助推了这儿的乡村旅游。我之前的认识还是很浅薄。领导毕竟是领导,老总毕竟是老总,还是他们高瞻远瞩,看问题比我高比我远。我自叹弗如。

由此观之,我们虽然不能夜郎自大,但也不妄自菲薄。

就让这约定凝成永恒

离别的愁绪还为散去,心已憧憬着相逢的喜悦。我在想,要是冬天积雪的时候,这儿一定是另一道独特的风景。那些覆盖茅草,廊檐飞角的仿古建筑木屋,那些茂林修竹,那些红砖便道,那些暖暖的红苗服饰,在洁白的雪野中相互辉映,那该是一幅怎样的动人图景,该是如何的暖意融融。双休日、节假日,三五个朋友相聚,七八个亲人相约,或者老乡会、战友会、同学会、Q友会、微友会、商会、各种协会等等到马鬃龙台举行,不失为最佳选择。首先在洁白的雪地上打几个滚,留一串脚印,堆几个雪人,在旷野中打一场雪仗,摆几个姿势,拍几张照片,尽情释放工作生活的压力、烦恼,那该是多么的称心快意啊?玩累了,疯够了,再在这温暖喜庆祥和的环境中,团团围定在四方桌边,就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尝尝苗家风味小吃,品品甜米酒,那是多么的舒适惬意啊。

游客在消费的同时,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不愧是两全其美,双赢的好事。尽管我们身处冬天,但心里一定如春天般的温暖。此情此景,你一定会情不自禁的的哼起我和马鬃有个约定,相约去寻找红苗的根,走进了阳光迎来了春的这样的歌曲…….

如今的红苗客栈,宛如黔北高原翡翠屏幕上镶嵌的一颗颗红玛瑙,熠熠生辉,吸引着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作者简介

张维:男,桐梓县电视台主任记者。桐梓县文学创作协会主席,贵州省作协会员,遵义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等文学作品上百篇(首)100余万字,曾在征文赛事和县政府文艺奖评选中获奖,有多篇散文选入桐梓初高中乡土教材。

     责任编辑 陈传翠 编辑 梁静霞

文章分类: 学术观点
分享到:
相关阅读